公摊面积也就是同幢楼房中的房屋产权人共同拥有分摊的建筑面积公摊面积一般包括楼梯间、电梯井、走廊过道、地下室、保卫处或只为本幢楼房服务的公共用房、管理用房等建筑空间的面积,另外每个住宅之间的分隔墙、外墙的50%建筑面积也算在公摊面积中。如果是个人使用的建筑区域或为多幢楼房服务的保卫室、管理用房等都不算在公摊面积中。
公摊面积归楼房的购买者所有,无论人数多少,这些面积都是他们所共有的,这部分产权人应根据相应的法律法规这些共有区域行使一定的权利与义务。但是,产权人不可单方面利用公摊面积进行建筑交易或改变公摊面积的使用功能。
购买楼房时,开发商所说的建筑面积包括了公摊面积和套内建筑面积,如果并不了解公摊面积的话,可能会中了开发商的圈套,导致购房价格在无形中被无端提高。下面简单解释公摊面积怎么算,以便对此有一个更深入的了解,预防购房圈套。
了解公摊面积怎么算之前需先了解公摊系数这一个概念,这是影响公摊面积的重要因素,公摊系数=共有建筑总面积÷各个住宅的建筑总面积。得出了公摊系数后,便可简单地计算:公摊面积=各个单元住宅的建筑面积×分摊系数。而需要分摊的建筑面积要经过产权部门测绘队做具体的测量和确认。
即使是同一个小区的不同幢楼房,它们的公摊面积可能也都不同,所以要经过实地测量方可确定最后的公摊面积。一般来说,高层楼房的公摊面积比多层楼房的公摊面积更大,因为高层的公摊系数通常在0.18~0.26的指数之间,而多层多在0.11~0.16之间。
以上计算方法仅供参考,具体公摊面积应以实际测量为准。
公摊面积一般是多少才算是合理的呢?实际上,公摊面积并没有具体的面积范围,但是得房率对公摊面积多少起到一定的影响作用。
楼房的得房率=套内建筑面积÷套建筑面积,其中套建筑面积=套内建筑面积+分摊的公有建筑面积,而套内建筑面积=套内使用面积+套内墙体面积+阳台建筑面积。由此可见,如果得房率越高,那么单元的公摊面积也就越小,可使用的建筑面积越大,总体性价比越高。
目前公摊面积国家标准是高层楼房的公摊面积应为总建筑面积15%~25%之间,而多层楼房的公摊面积应为总建筑面积的10%~20%之间。公摊面积越大,就说明房屋真正可使用的面积也就越小,但是并非说明公摊面积越少就越好,也有可能是楼房的配套条件并不好,也不便于人们的居住生活。